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教育 >> 正文

最新资讯

一年级课本的古诗存废之争 上海市教委:非删除而是重新编排

来源:广东网    更新时间:2014/9/4 9:27:11  阅读[6876]

  几乎每一次中小学语文课本篇目的增减都会引发关注。新学期开始,关于上海小学语文教材“瘦身”的议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一年级语文教材从186页“瘦”到了122页。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旧版教材中“古诗诵读”的8首古诗全部删除,占被压缩的64页内容中的8页。

  “减负”是好,但“减负”为何要向古诗“动刀”?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小可的妈妈看来,如此“减负”,似乎减错了方向。

  同时,在采访中,多位长期关注语文教育的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把“古诗诵读”从一年级教材中移除,可能会向教师传递一种信号:“古诗不重要,学不学无所谓”,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中小学的诗词教育。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根据2004版《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稿)》编写的。教材组发现,由于编写持续时间较长,教材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如课文篇目过多、部分课文篇幅过长、带读字过多、教学时间过紧、教学要求被随意拔高等。

  为此,教材组在一系列问卷调查、实地观课、教师访谈和专题研讨后,对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进行了修订。与旧版相比,新版除了删除8首古诗外,课文篇目总数从45篇减至40篇,识字量从353个减至296个,写字量从296个减少到118个,具有单元练习性质的“快乐语文宫”从7个减为6个。

  比如,删去篇幅相对较长的课文,对教材中的12篇课文逐字逐句斟酌,删去不太易理解的词语;调整偏旁、部首出现的位置。如“宝盖头”挪到了教“家”字的一课,“女字旁”挪到教“姑娘”两字的一课,便于老师生动讲解,也便于孩子形象记忆。修订后,整本书篇幅减少了近30%。

  针对旧版教材中“古诗诵读”的8首古诗全部删除的争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薛峰告诉记者,事实上,此次对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并非删除古诗,而是将这些古诗重新编排至各学期,改变古诗教学的方式。上海一、二年级小学生将学习20首古诗,小学阶段5年内共学习80首古诗。

  他给记者打开了由语文特级教师过传忠诵读的《小学语文古诗诵读(试验本)》,这套音像资料已配套出版并列入“2014年秋季上海市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今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将通过课前两分钟、语文拓展课和学科活动等时间,以学生听录音或教师的示范诵读,并跟着读读、诵诵的方式学习古诗,重在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情感美和音韵美。”薛峰说,“我们希望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认读和记忆负担,也给老师更多的发挥空间。”

  “改革的总目标是减负,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让他们在完成基本的识字后,进行更多自主自由的阅读。”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教材“瘦身”,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让学习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回应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将“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落到实处。

  上海市教委已组织团队,将在今年下半年对整套小学语文教材作全面评估,征集更多一线教师对教材的意见,同时要求学校通过“开放日”、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及时调整学校的相关工作。  家长质疑 减掉古诗的语文还是语文吗?

  新学年开始了,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旧版教材中“古诗诵读”的8首古诗全部删除。

  “奥数还在,古诗却没了。”

  “减掉古诗的语文还是语文吗?这叫识字!”

  尽管上海市教委对此给出了详尽解释,舆论却没有因此平息。从删鲁迅到删古诗,语文教材的每次改革都牵动人心。改革的方向在哪儿?如何改才能让广大学生家长更满意?日前,记者走访了当事人。

  家长:被删减的内容难在哪儿?

  每一个人,从懵懂的孩提时代走向成熟,恐怕都是从“上大人孔乙己”“一人口天地手”开始的。

  语文课本开宗明义,识字,知礼,是所有学问的基础。开蒙阶段到底是知识重要还是兴趣重要也许见仁见智,但是古诗文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课本中消失了,不少家长表示有些难以理解。

  北京人大附小一年级学生家长余军浩说:“从家长的角度,我们想知道推出此次上海教材‘减负’改革,中间有多少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学习到最基本的文化知识,通过学校教学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我们不禁要问,教材简化了,难度降低了,能为学生提升多大的兴趣,挖掘出多少学习潜能?我们更担心的是,这些刚入学的孩子会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浅尝辄止、遇难退却呢?而我们最想知道的是,那些被删减的内容,到底难在哪儿?”

  教师:真正的减负应是改进教学方式

  被删减的内容是不是很难?是不是一年级孩子不易接受的?记者把家长的疑惑告诉了一线语文教师。

  郑州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李老师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一年级课本中的古诗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时都已经学过,班上百分之九十都会背,一年级再学只是起到巩固的作用,若为了减负就删除古诗,显然没有意义,因为负担早就前移了。”

  但是,也有不少老师表示,语文教材负担太重,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北京海淀区某重点小学语文老师彭老师说:“删掉部分课文我是同意的。现在的学习内容太多,一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在识字和兴趣培养,不在篇章阅读上,这确实起到了减负作用。但对于教材把古诗全部删掉,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至少应该保留在教材里,作为选学内容。因为古诗朗朗上口、内容又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负担不是很重,且小时候的学习最容易形成永恒记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传统文化积累。”

  语文减负应该怎么减?李老师认为,应该从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上入手,单独改教材是不全面的。“比如教师能增加课堂互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校、社会对于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单纯依赖学生成绩。这些都非常重要,仅仅教材减负无法达到真正的减负效果”。

  专家:应诵读优秀且浅显的古诗

  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否有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课程研发中心副主任顾之川告诉记者:“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因此,应该让小学生适当诵读一些优秀且浅显的古诗。”

  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也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学生一年就能够不费力地学习完小学阶段的全部诗词。因此,程方平认为:“删掉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不合理的,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继承。”

责任编辑:城市网

广友牛评:


凡来源为南国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南国网所有。未经南国网书面授权,
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南国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