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阳 >> 教育 >> 正文

最新资讯

凌宗伟:教育家刘百川乡村教育实践对当下教育的启

来源:广东网    更新时间:2014/9/1 10:40:54  阅读[7079]

  按《当代校长》杂志选用了部分,问题改为: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对当下应试教育的启示

  刘百川先生,1903年出生在江苏阜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毕业后,将其一生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他从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做到小学校长;抗战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大学的副教授、教授。刘百川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身心地投入到动乱变革时期中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对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江苏镇江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完成了《乡村教育论集》、《乡村教育的经验》、《乡村教育实施记》等一系列着作,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刘百川先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历程、经验和他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全部理解。这是了解中国乡村教育的宝贵资料。这个被淹没半个多世纪的民国教育家,这个在公开资料上鲜有提起的乡村教育实践者,今天再重识,可能对我们会有一些新的启示。

  我们知道,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乡村教育运动,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当下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俞庆棠等一些主流教育人物,还有一大批乡村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形成的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而这其中,刘百川先生就是一位从底层的乡村教育开始沉潜和研究的实践者和理论家。

  个人成长与乡村教育

  刘百川(1903–1971),曾用名刘于左,江苏阜宁人。刘百川的父亲,刘学林,为人正直、无私,处处为乡民争取利益,故被乡里推举为乡长多年。母亲善良、简朴,在这样的家庭中既感受到父亲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奉献无私的精神,又秉承了母亲淳朴与善良的品质。

  少时,他跟随涟水薛小圩的秀才高鹏程读了6年的私塾。高秀才,通经文,能做诗。刘百川生性聪明伶俐,高秀才很是喜欢这个学生,故刘百川在高秀才的指导下读了很多经文,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学基础,特别擅长作文。16岁时,他进入涟水县薛小圩蒙馆,第二年即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学习,此时,就开始组织同学出墙报,他的文章写的很好,校长钱亦耕也甚是赞许。1921年高小尚未毕业的他,又考入江苏省立第八师范。这所师范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着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朱智贤先生就曾受教于这所学校,且是刘百川的好友、学弟,私交很深。他们热爱新文学,以“文学家”自居,任他人讥笑谩骂;他们更热爱教育,整天谈“儿童”、“训育”、“赫尔巴特”、“杜威”,他们不停地谈、不停地写。为了鼓励学习、研究新文学,他们组办了自己的社团——“丙寅学社”,并创办了《文学周刊》,供大家撰写文稿、表达想法、交流思想。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刘百川已经把重心完全转移到教育上来了,他一天到晚读教育书籍,与同学讨论教育问题,并写文发表自己的想法。

  读书期间,刘百川可谓是废寝忘食,图书馆的书几乎被他借了个遍。他的学习方法与今日的研究生相似,他在课前找相关的书籍阅读,思考;上完课,再思考,所以对教育问题已经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在谢鸣九老师的指导下,写下了他的第一本着作《小学教学法通论》,这本书还是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对于当时教学法的思想可以说概括的很到位。《小学教学法通论》的出版与发行,无论是对于刘百川,还是他的朋友们,都可以说是莫大的鼓励。他们更加爱教育,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必定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1926年9月,恰逢江苏省立第三女师和八师要各推荐一名优秀毕业生,互相交换到对方附小去工作,学校领导根据刘百川的才气和突出表现,一致推荐刘百川。在附小,刘百川非常珍惜学校给予他的工作机会,为此他努力地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一边向老教师请教,一边看书研究,再加上他本来天资聪颖,教学很快就相当出色,特别是设计教学法的尝试,打破了旧课堂的灌输和死记硬背之风,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刘百川特别强调呆板的教科书是万万不可用的,要自己创作适合儿童的作品。他认为小学教师要有多方面的才能,无论是国语教师还是算术教师都应该有音乐美术方面的技能。在他看来学生内发的兴趣要比外在逼迫的荣誉比赛,更有价值,也更有效果。

  1927年9月,刘百川由他的老师谢鸣九介绍到淮阴中学实验小学继续任小学教师。毕业后短短三年的时间,刘百川就被推荐当上了校长,这是对他突出的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1929年,刘百川被邀请主持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区立东海中学附小的工作。刘百川聘任的教师都是八师的高材生或优秀教师,其中就有朱智贤先生,还有一批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作为一个校长,他白天忙着学校教学、行政等对内对外事务,晚上则挑起煤油灯备课批作业,记下一天的行程和收获,时常还要搞些研究,写些文字。那段日子紧张、忙碌但充实、有趣。

  1930年秋,再次应恩师谢鸣九之聘,刘百川任扬州中学实验小学训导主任,直到1932年5月。在此期间,刘百川号召好友同事,鼓励学生搞教育实验,做教育研究。当时农村教育经费少、学生少,学校多为单级教学,即一至四年级都在一个教室上课。他与阴景曙、杨骏如首创六年单级,探索在农村办单级完小的路子。在教学中继续研究教学法,对普通教学法和分科教学法都有详实的研究。当时社会研究初等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流行的言论多意见而少事实,多虚假之言论而少以力行之效果,狂谈、臆想遍地都是,这些都为刘百川所深恶痛绝。

  尽管他学历不高,未留洋过国,亦未拜名师,然而靠着他对教育的忠诚和热爱、务实求真、持之以恒的精神,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刘百川即在小学教育界颇有名气。他不仅科学合理地安排校内外的各项事情,更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研究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上,对小学教学法、训育和行政等方面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发表了《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实际的教学法通论》、《小学训育ABC》等着作。除了自己对教育的情有独钟外,他还鼓励同仁、督促学生致力于教育的研究。他经常与同事讨论教育问题,切磋交流。由于他不傲慢不自满,谦虚友善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同事、学生都喜欢他,久而久之,也都成了同道中人,为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团结合作。

  为了鼓励同仁和学生研究初等教育问题,1932年秋,刘百川联合同仁和学生组织了“初等教育通讯社”,创办《初等教育通讯周刊》,作为师生研究教育、发表见解的舞台。他从周刊中选了一些文章编辑成《初等教育研究集1》,这篇集子丰富的教育内容,高远的教育理想,切实的教育措施,展现了教育工作者要用自己的武器改造社会、开创一个真正合理的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进步社会。文集由陈鹤琴先生、罗延光先生等教育家题名作序,朱智贤、陈侠、沈百英、阴景曙、吴增芥等23位分撰者亦是二三十年代教育界的精英。

  正是这种扎根一线,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哲学,奠定了刘百川先生的教育涵养和人生底蕴,使他对教育问题有不同于常人的深刻理解和体会,这为他后来长期从事乡村教育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乡村教育的实践

  当时,早期的乡村教育实验有陶行知的晓庄生活教育、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梁漱溟的邹平村治、黄炎培的徐公桥职业教育以及俞庆棠的无锡民众教育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时掀起了“乡村教育运动”。受此影响,江苏省教育厅也决定设立乡村教育实验区,故于1933年8月,在镇江大港成立了江苏省立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刘百川到任后,由于看到了当地整体社会、经济的落后,遂领导教师发起多项事业,主张利用有限的资源广设学校,使之成为社会的中心。

  大港乡村实验区大约二十平方公里,除了大港镇,周边还有二三十所村庄。在创办实验区之前仅镇上一两所学校。实验区成立后,学校几乎遍布每一个规模稍大的村庄,共有二十多所学校,叫做某某镇学校,或者某某村学校。学校设立时,考虑到学校应该是区域的领导中心,所以一个村一般建一所学校,大港镇本是三个镇合并的,所以建立了三所学校,一般人口少的村,不设学校,但是有其它的方法实施教育。刘百川认为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的建设应经济实用,也就是要简单、费钱不多、经济实用的学校。不必太正式,譬如校舍可以利用祠堂、庙宇、平房改建。这二十多所学校基本是利用工作,便要认识到一点:“要待我们的工作成功,便要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以学校的力量去推动一切的社会事业”,也就是要乡村学校社会化,乡村学校不仅要负责校内的儿童教育,还要负责校外的儿童、青年、成人的教育;学校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机关,更要指导社会生活、改善风俗习惯,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学校还要负责倡导、指导各种社会事业,成为社会的领导者。

  以上三种理想的实现都是以学校为中心,实施儿童、成人、青年的教育,改良社会风俗和文化,举办各种社会事业的,也就是依托学校办理各项事业。学校、图书等设备基本是由祠堂、庙宇、民房等改建而成,仅有车碾乡村学校是新建的,但经费也是乡村人士捐助的。实验区给各学校配备了课桌椅等教学办公用品,值得一提的是刘百川利用现代传播设备进行公民教育,他给每一所学校配备了一台直流四灯收音机,目的是用以收听时事新闻,能够使乡

责任编辑:城市网

广友牛评:


凡来源为南国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南国网所有。未经南国网书面授权,
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南国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