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 >> 人才 >> 正文

最新资讯

丝路申遗圆梦成真 起点西安焕发生机

来源:广东网    更新时间:2015/12/23 10:46:51  阅读[7162]


  2014年6月22日,是西安人荣耀圆梦的日子。那一天,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市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条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的申遗成功,打破了很多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传统认识。

  丝路申遗

  惠及千万百姓的民生工程

  丝路申遗,终于圆梦成真。回首望去,西安申遗之路,实质就是一个提升文物保护理念和管理水平的过程,就是一个接轨国际标准对我市历史遗存进行保护的过程,就是一个找回、发现、发掘、整理与热爱、尊重、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

  2012年7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确定开展“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隋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5处列入申遗名单。

  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西安市政府通过了《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区环境整治。

  2013年10月28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免费向社会开放,再现了历史上未央宫遗址的宏伟布局,得到了区域内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大明宫遗址通过建设国家遗址公园,实现了对遗址的整体保护和展示,遗址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备,环境得到美化,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文化遗产保护

  着力构建“大文物”保护格局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西安改变了仅有秦始皇陵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遗憾。

  一年多来,西安人并没有因坐拥世界遗产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多年艰辛付出稍有懈怠,而是以更加科学理智的态度保护和利用世界文化遗产,5处遗产点不断完善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环境整治、监测管理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水平。

  其实,保护一直以来从未间断。

  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西安地区登记在册的文物点达3246处,其中遗址类文物点有900多处。

  多年来,西安着力构建“大文物”保护格局,强化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先后组织编制完成了唐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姜寨遗址、秦阿房宫遗址及杜陵等大遗址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为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城市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西安市结合古城保护的特点,制定《西安市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秦始皇陵保护条例》《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西安城墙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2013年,市政府公布实施5个申遗点保护管理办法等五个政府规章,强化了丝绸之路标志性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结合区域大遗址的不同现状,西安市在大遗址保护实践中还总结出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当地城乡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四个结合”的理念,通过科学设计、积极探索,实施了汉长安城、大明宫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

  申遗成功

  拉近文化遗产与民众的距离

  “其实,申遗只是一种手段,保护好遗产留给子孙后代,充分向世界展示遗产点的魅力,更好地发挥遗产所在地的文化影响力才是目的。”一年多来,我市各遗产点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宣传活动,诠释遗址的文化内涵,广泛进行教育科普工作,提高了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各遗产点还广泛开展各类传统节日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大拉近了遗产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升了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调动了广大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片引得这些遗产点的旅游不断升温。统计数字显示,丝路申遗成功一年来,各遗产点游客数量均呈增长态势。小雁塔仅2014年7月至12月,游客数量就达到了6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

  为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我市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对遗产进行说明、阐释,开展公共考古活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除此之外,积极运用新型科技手段,加强遗产的观赏性和可读性。比如,大明宫与英国牛津考古研究所合作,在考古探索中心里通过实物展示、互动游戏、多媒体演示、实地模拟发掘等形式,将考古学展现在参观者面前,并通过实际操作,向参观者全方位解读考古学,对公众进行考古学的科普工作。

  丝路申遗的成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尤其是起点西安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悠久的丝路文化和古城长安的迷人魅力,必将在新时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成为令世人向往的西安城市形象轮廓,并在打造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把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城市网

广友牛评:


凡来源为南国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南国网所有。未经南国网书面授权,
任何媒体、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南国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520号